申请前准备:
明确需求:企业要确定所需外债的金额、期限、用途等关键要素,确保外债能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求。
组建团队:组建包含财务、法务等相关人员的团队,负责申请材料的准备和申请过程中各项事务的处理。
学习政策法规:深入了解国家和地方有关外债管理的政策法规以及具体的备案登记要求,避免因政策不明导致申请出现问题。
材料准备:
发行人基本概况,包括名称、地址、注册日期、注册资本、历史沿革、股东情况、公司治理、组织结构、主要控股子公司等。
业务情况,如发行人所在行业现状和前景、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主营业务范围、经营状况及发展战略(含境外业务)。
财务情况,涵盖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近三年境外发债情况和境外债务存量情况,近三年及近一期主要财务数据及合并资产负债表。
外债发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如对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等的意义,以及发行人资格、发债资金投向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外债发行方案概要,包括发行人、发行规模、类型、期限、利率、发行方式、发行对象、还本付息、担保及评级计划(如有)以及董事会决议。
外债资金用途,包括发债资金投向概况,如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情况、收购合同、意向书签订情况及其他等(相关文件可通过附件形式提交)。
偿债保障措施,从发行人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募投项目产生的收益及担保等各方面进行分析。
申请报告及发行方案:
基础证明文件: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公司章程、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以证明企业的合法身份和组织架构。
财务资料:经审计的近三年财务报告,用于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其他相关文件:如有担保,需提供担保合同或意向书;项目相关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计划等(根据具体情况提供)。
提交申请:
在线申报(如有):登录相关的外债备案登记系统,填写申请表格并上传所需的电子材料。
提交纸质材料:将准备好的纸质申请材料提交至当地发展改革部门指定的受理窗口。
审核环节:
初步审核:相关部门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如发现材料不齐全或存在问题,会通知企业补充或修改。
实质性审核:对通过初审的申请进行深入的实质性审核,包括对企业资质、资金用途、偿债能力等方面的评估,可能还会对企业进行现场核查,核实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申请材料的真实性。
审核决定:根据审核结果,做出是否予以备案登记的决定。
如果申请获得批准,企业按照通知领取外债备案登记证明。
如果申请未通过,会收到不予审核登记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
后续管理:
信息报送:企业应当在借用每笔外债后 10 个工作日内,报送借用外债信息;应在《企业借用外债审核登记证明》有效期(自出具之日起有效期一年)届满后 10 个工作日内,报送相应的外债借用情况;每年 1 月末和 7 月末前 5 个工作日内,报送外债资金使用情况、本息兑付情况和计划安排、主要经营指标等。
资金使用:企业要按照备案登记的要求使用外债资金,确保资金用途符合规定,不得用于法律法规禁止的领域。
变更管理:如企业在备案登记后发生重大事项变更,如企业名称、股权结构、外债资金用途等发生变化,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办理变更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