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依据与管理部门:
政策依据:主要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改革的通知》(发改外资〔2015〕2044 号)等相关文件。这些文件明确了外债的定义、管理方式、备案登记的要求等内容,是企业办理外债备案登记的政策基础。
管理部门:对于中央管理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及试点省市以外的地方企业和金融机构,直接向国家发改委提出备案登记申请;对于实施外债规模切块管理改革试点的省市,企业向试点省市发展改革委提出备案登记申请。
办理条件:
信用良好:企业的信用记录需良好,已发行债券或其他债务未处于违约状态。这是对企业过往债务履约情况的基本要求,以确保企业具备良好的信用基础,能够按时偿还外债。
治理完善: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外债风险防控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治理结构,能够有效管理外债资金的使用和风险,保障外债的安全运作。
偿债能力强:资信情况良好,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企业需要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现金流,以保证能够按照约定偿还外债本息。
申请材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包含项目概况、建设必要性、资金安排、经济分析和财务评价结论等,用于说明外债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项目批准文件(如项目备案、核准文件等):证明项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借款合同或意向书:明确借款金额、利率、期限、用途、还款方式等关键条款,外文合同需提供中文翻译件。
担保合同或意向书(如有):如果存在担保情况,需提供相关的担保文件,明确担保方的责任和义务。
经审计的近三年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以便相关部门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还款能力证明材料(如有):例如银行出具的授信额度证明、担保函等,可增强企业的还款保障,提高备案登记的成功率。
申请书:详细说明企业的基本情况、外债的用途、规模、期限、利率等信息,以及外债资金的回流计划等。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证明企业的合法经营身份。
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复印件等,用于确认企业法人的身份。
基本材料:
财务相关材料:
外债相关协议材料:
项目相关材料(若外债用于特定项目):
办理流程:
形式审查:政务服务大厅或相关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首先进行形式审查,主要检查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规定形式等。审查合格的予以接收,不合格的会一次性告知企业补充或修改。
实质审核:通过形式审查后,进入实质审核阶段,相关部门会对企业的资质、外债用途、还款能力等进行深入审查。
线上注册及申报:自 2020 年 11 月 1 日起,企业需进入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定的网络系统进行注册和登录,然后按照系统要求完整、准确、如实地填报相关信息,并上传备案材料。
提交申请:完成线上填报后,将纸质版材料报送至指定的政务服务大厅或根据要求邮寄提交。提交时,应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审核与反馈:
取得备案证明:若企业的备案申请获得批准,相关部门将出具备案证明,如《企业借用外债备案登记证明》。企业在获得备案证明后,方可按照备案计划进行外债融资活动。
后续管理与注意事项:
信息报送:企业在每期外债发行结束后 10 个工作日内,需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发行信息。
资金使用监管:企业应按照备案登记的用途使用外债资金,不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相关部门会对外债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若发现违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理。
风险防范: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外债风险防控机制,密切关注汇率波动、利率变化等因素对外债偿还的影响,提前做好风险应对措施。
变更管理:若企业在外债备案登记后,发生重大事项变更,如外债规模、期限、利率等发生变化,应及时向相关部门申请变更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