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资格方面:
成立时间:境内投资主体好成立满一年以上,以便能提供完整的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成立时间不满一年的企业,若无法提供完整财务报表,通过审批部门核准或备案的难度较大,但如果母公司有注资等特殊情况可具体分析。
财务状况:企业需有良好的财务状况,近一年独立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不能出现亏损,净资产回报率好高于 5%,同时资产负债率好低于 70%。
行业限制:投资主体不能是禁止类行业,如涉及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金融、赌博、色情等行业的企业申请境外投资备案难度较高,部分可能不被允许。
项目本身方面:
投资目的合理性:在申请材料中应清晰阐述境外投资项目的目的、意义、预期收益等,以证明投资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例如,对于非并购类项目要提供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项目概况、企业基本情况、投资的必要性、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和资金构成、人员培训及技术来源、项目实施进度计划、项目经济收益和社会性效益分析等。
资金使用明细:对于投资金额需提供具体的使用计划和明细,说明资金的具体用途和去向,如租用场地面积、租金、购买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等。
真实性与可行性:确保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避免虚假项目申请。若为并购项目,需提供第三方机构出具的尽职调查报告,包括主体合法性调查、主要财产状况调查、资信状况调查、债权债务情况调查等。
股权架构方面:
架构清晰:提供清晰的股权架构图,追溯至终实际控制人,明确各层级股东的名称、持股比例等信息。股权架构复杂的,必须落实到每位股东占股比例及自然人股东。如有上市公司占股,须标明上市公司的实际负责人,并由其签名。
避免复杂架构风险:过于复杂的股权架构可能会引起审批部门的关注和质疑,增加审批的难度和时间,应尽量保证股权架构的合理性和清晰性。
文件材料方面:
材料完整性: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准备完整的申请材料,包括境外投资备案表、企业营业执照副本、投资决策文件、投资协议或合同、财务报表、真实性承诺书等,确保材料无遗漏。
文件准确性:填写的申请表格和提供的文件内容应准确无误,如境外投资备案表中股东列举要全面、准确,中方出资币种和金额、中方投资的构成等信息应与实际相符,项目简况填写应详细。
翻译规范:如果涉及外文文件,需提供准确的中文翻译件,并加盖公章。关键文件的翻译应准确反映原文的意思,避免因翻译问题导致理解偏差。
审批流程方面:
了解审批部门及权限:明确不同投资项目所对应的审批部门和审批权限。一般来说,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中方投资额 3 亿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以及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项目审批;地方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中方投资额 3 亿美元以下的项目审批。商务部也有类似的审批权限划分,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的审批流程也有所不同。
关注审批进度:在提交申请后,及时关注审批进度,与审批部门保持沟通,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材料的情况,应及时配合完成。按照要求,商务部门证书内容与发改委项目批文内容需一致,方可通过银行办理资金汇出业务。
后续管理方面:
信息报送:备案后要按照规定做好境外投资项目的后续管理和信息报送工作,如定期报送统计月报、年报,完成报到登记等。企业应明确专人负责相关工作,确保信息报送的及时、准确。
项目变更管理:如果境外投资项目发生实质性变更(如增减资、经营范围、终目的地等)或非实质性变更(如名称变更、投资路径变更、出资币种和方式等),需按照规定提供相关材料办理变更手续。
其他方面:
政策法规了解:提前了解目标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投资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政策和法规差异较大,可能涉及税收、劳动、环保等多个方面,企业应充分了解并做好应对准备。
沟通与咨询:保持与商务、发改等相关部门的良好沟通,及时了解政策变化和办理要求。如有疑问或不确定的事项,可向相关部门咨询或寻求机构的帮助。
文件保存:保留备案申请的相关文件和证明,以备后续可能的检查或审计。